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长科普

益生元作用以及功效

  什么是益生元,益生元的概念由国际“益生元之父”--格伦·吉布索于1995年提出,系指一些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能够选择性地促进体内有益菌的代谢和增殖,从而改善宿主健康的有机物质。

微信图片_2021041517205414.jpg

  成功的益生元应是在通过上消化道时,大部分不被消化而能被肠道菌群所发酵的。最重要的是它只能刺激有益菌群的生长,而不刺激有潜在致病性或腐败活性的有害细菌。

  由于益生元不能被人体分解、吸收和利用,通过消化道到达结肠后,有的能被结肠群分解和利用,而促进结肠菌群的生长,在改善肠道微生态、 促进脂质、蛋白质与矿物类代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益生元有低聚糖类,包括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菊粉等,人们发现益生元只有30多年的时间。1983年日本人首次发现功能性低聚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却能被肠道内细菌选择性利用的特性后,同年,明治药业就实现了功能性低聚糖的工业化生产,1989年就出现了第一款含有益生元的饮料,并且迅速风靡日本。我国自1990年以来,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功能性低聚糖相继开发生产。

  益生元是可以被选择性发酵而专一性地改善肠道中有益于宿主健康的菌群组成和活性的食物配料。因此,益生元应具备以下4个条件:

  在胃肠道的上部它既不能被水解,也不能被吸收

  只能选择性地对大肠内有益菌(双歧杆菌等)进行刺激生长繁殖或激活代谢功能作用;能够提高肠内有益于健康的优势菌群的构成和数量, 能起到增强宿主机体健康的作用。

  人们为了维持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可以采取补充益生菌或补充益生元的方式,而益生菌存在着活力不容易保持(通过消化道时已被破坏掉)、在胃肠道定殖能力差、停留时间短等缺点。益生元克服了这些缺点,成为肠道微生态平衡调节剂的佼佼者。